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,60年来,中法友谊历久弥新,两国文化交流也将开启全新篇章。法国作为电影的诞生国,历来在世界影坛扮演重量角色,借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,5月份上海电影资料馆为大家带来了优秀法国电影相关的活动,为大家介绍了法国女导演克莱尔·德尼和她的作品《双刃剑》,这个月我们将把时间线往前推60多年,聊一聊与中法建交几乎同时期的法国电影新浪潮,以及他最重要的骨干:让-吕克·戈达尔。
讲到法国电影,总绕不开“新浪潮”。2024年第五期“影·鉴”活动,我们将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李奇老师来给我们开设一堂题为“《精疲力“未”尽——让-吕克·戈达尔首部长片赏析》”的讲座,并观摩法国电影大师让-吕克·戈达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影片《精疲力尽》。
“法国电影新浪潮”是影评人对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的一些法国导演团体所给予的称呼,他们主要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影响。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特色在于,导演不只主导电影,更成为电影的作者和创作人。风格特色包括快速切换场景镜头等创新剪辑手法,或是像“跳接”,在整体叙事上制造突兀不连贯效果。
《精疲力尽》(1960)竖版海报
戈达尔的《精疲力尽》和特吕弗的《四百击》同被誉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,也是戈达尔石破天惊的长片处女作。也就是说,从《精疲力尽》开始,“新浪潮”波澜壮阔,改写了世界电影史。
在《精疲力尽》里,戈达尔将电影语言推倒重来,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始人、电影活动家亨利·朗格鲁瓦这样评价戈达尔:如果早期电影史可以分为“格里菲斯前”和“格里菲斯后”的话,那么当代电影也可以分为“戈达尔前”和“戈达尔后”。朗格鲁瓦之所以将戈达尔作为电影史的分界标杆,也是基于他在《精疲力尽》里的实验和创造。
《精疲力尽》横版海报
在戈达尔之前,主流好莱坞电影往往采取惯常的叙事传统,对电影的拍摄、剪接旨在达到一种合乎常理逻辑及迎合观影心理的“规范”效果,而戈达尔带着满身叛逆因子出现在了十字路口:跳接、手持、推移、360度摇镜,甚至是对配乐的处理……大胆且极富革命性的表达方式,让彼时的影坛瞠目结舌。
戈达尔整个导演生涯创作的故事片、纪录片、电视短片和各种实验影像在内的作品共有130来部,代表作包括《不法之徒》(1964)、《阿尔发城》(1965)、《狂人皮埃洛》(1965)、《一切安好》(1972)、《电影史》( 1988)等。晚年的戈达尔曾经依旧活跃在电影创作的一线,依然在电影创作中保持电影的先锋属性。他的一生,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电影史。
《精疲力尽》剧照
人生朝露,艺术千秋。虽然戈达尔已于2022年离开人世,但他的作品却长存于电影史长河,他所创造的电影语言继续影响着一代代创作者:精疲,但力未尽。
《精疲力尽》剧照
于本次活动的更多信息,欢迎关注上海电影资料馆官方微信公众号。